2017年,集中区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打造引领全市产业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紧扣发展改革、重点项目、财政金融、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市管理执法、政企服务、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调转促”行动计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事业取得了积极成效。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新引进项目75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6个、到位资金6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11.4% ;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580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22万美元、利用外资2650万美元,分别占年度任务的 158%、103.7% 、61%。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全力推动发展改革。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集中区发展改革的主引擎、主抓手,通过强化招商考核、完善招商政策、创新招商模式等有效措施,切实打开了招商新局面、提升了招商实效。截至目前,全区21个招商责任主体共对接洽谈招商项目183个,正式签约项目81个。进一步提高政策吸引力,积极借鉴发达地区政策体系,紧扣新一轮产业转移热潮,修订完善了《加快集中区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出台了招商项目租金补贴、落户企业扩规扶持、产业转移项目搬迁补助等优惠政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政策洼地。进一步提高标房入驻率,目前集中区政府性投资的科技孵化园、新材料产业园的所有单层厂房和40%的多层厂房已出租或出售,新能源产业园已落户项目3个、在谈项目8个;12家合作共建园共入驻项目51个、使用厂房面积34.5万平方米,其中8家合作共建园单层厂房已基本完成招商,目前还有11个项目在谈。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招商成功率,组建专门队伍线上搜集信息,线下跟踪对接,目前通过网络累计推送招商信息5万余条,主动对接联系企业7000余家,获取意向企业168家,来区考察企业149家,已签约落户项目7个。
二是推进重点项目,着力培育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跟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新动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结合园区现实条件,将“装备制造、铝基新材、绿色建材、电子信息”作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并顺应“以铝代铜”“以铝代钢”发展趋势,将铝基新材料作为特色产业进行攻坚突破。委托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编制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策划包装了8个亿元以上项目,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围绕已经落户的重点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和产品供给两个方向开展产业链延伸的路径推演,明确重点招引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坚突破,成功引进了安安高端工业铝材生产基地、德斯兰卡工业铝型材、得奇表面处理中心、辰隆铝业电子铝箔等铝基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10个,另有10多个项目在谈;同时通过对已落户的铝基新材料企业在政策上进行倾斜、融资上予以支持,有效推动企业扩规升级,新上3个产业链延伸项目。此外,我们还对重点项目实行旬调度、月汇报、季总结,由班子成员分包到“户”,围绕项目签约落户、建设投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期办结、销号管理,有效推动了意向项目的跟踪对接、签约项目的落户开工、在建项目的协调推进、投产项目的扶持服务等各项工作。
三是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完善配套设施。今年以来,集中区及时调整了建设思路,逐步缩短了建设战线,重点在加快续建项目建设的同时启动实施供排水、污水处理、绿化亮化、供热供电、环卫等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共实施政府性投资项目55个,预计完成投资3亿元,有效提升了综合承载能力。其中,政府性投资工程“一号工程”(凤鸣大道三期工程)已全面施工,预计明年年底建成通车;累计建成蒸汽管道9.5公里、4家企业实现通汽;治超卡点、垃圾收运一体化设施已建成使用;九华河防洪治理工程四期、五期项目已全面启动,建成后将构筑起“一湖、二站、三纵、三横”的排涝体系;道路绿化亮化工程、标识标牌标线、临时停车场、消防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此外,还完成了总体规划相关成果的校核及最终成果的备案,启动了梅龙中心城、起步区的控制性详规编制,进一步完善了规划体系;着力强化了建筑市场监管,全年完成招标项目70个、节约资金约2000万元,组织中标约谈15次,有效防止了转包、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按要求完成了公租房闲置问题整改任务。
四是优化金融服务,夯实财政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债务置换,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徽银创盈”产业基金及国有担保公司作用,重点扶持企业发展,全年预计累计为6家企业提供徽银创盈基金2000万元;为50家企业融资担保、担保金额2.24亿元,其中“政银担”业务35笔,担保金额1.6亿元;为19家企业续贷提供过桥资金7840万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引进了中安大健康基金,正积极对接有关信托、典当等金融业态。加强税收监管,确保应收尽收、足额入库;完善了财政资金拨付、优惠政策兑现审批流程。加强了审计管理,目前累计完成审计工程项目87个,核减4.49亿元,核减率16.99%,有效节约了投资成本。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分别成立了江南混凝土公司、江南物业公司、黄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目前江南混凝土公司已完成改制方案、挂牌即将转让;江南物业公司已完成拟定改制方案和资产审计等前期工作;黄砂公司正在清算注销。
五是严守环保底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组织全区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知识;委托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编制了集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已提交至省环保厅等待审查;严把招商引资环保准入关口,实行环评审批“正负面清单制度”,对不符合环评标准的项目坚决一票否决,今年累计依法办理项目环评38个、环保验收22个;扎实开展“打赢蓝天保卫战”、环境违法违规项目集中排查整改、“精准治污”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完成省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件和环境问题线索的整改工作,成功销号7个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问题,剩余3个正在积极整改落实。
六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软环境就是招商引资硬实力”的理念,把优化社会环境、政务环境、投资环境、监管环境作为亲商、安商、富商的重要举措,努力打造环境高地。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共建共享发展原则,主动深入梅龙街道和村居走访调研,及时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39个问题,持续实施环境整治、水系治理、失地农民就业等惠民工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营造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行全程代办服务,建立落户企业微信群,今年已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67项、服务事项198件,及时受理企业诉求,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208个,累计组织企业参加市内外招聘会3次,举办招聘会12次。营造规范有序的监管环境。持续规范市场监督管理,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了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证照整合”,累积发放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证照497件。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商贸企业、建筑工地等各类专项检查、联合执法65次,省安全生产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成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下发的11宗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实现卫片检查、土地督察零约谈零问责。积极推介商住用地,围绕低密度住宅、旅游地产、养老地产、航空小镇四大板块重点开发,目前已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安徽日报等媒体公告2宗470亩高端低密度住宅项目。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环卫保洁、市政管养、岸线整治、渣土运输和牛皮癣广告治理等成效明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