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城乡积涝,提前排查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涉山涉水景区、老旧小区、沿河低洼地带、在建涉水工程、水库下游、山区交通道路沿线等高风险区域隐患,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及时转移危险区人员,必要时果断采取“关、停、撤”措施。
2.防范强对流天气对旅游、交通、城市运行、工矿企业安全生产、户外施工、高空作业、水面作业、户外活动等的不利影响,迅速采取除险加固、加强安全管理等防范措施,有效避免灾害事故发生。
3.公共交通、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如学校、医院、公交、道路、桥梁、车站、码头、景点、公园、广场、商场等)要及时传播临灾预警,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注意安全避险。
4.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科学会商研判,第一时间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值班备勤和险情灾情信息上报,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处置突发情况,及时启动响应。
5.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汇总上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充分做好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