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中区围绕“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全市发展目标和省委6号、市委9号文件明确的指标任务,以推深做实园区“九件事”为抓手,大力度推进双招双引、高效率加快项目建设、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建设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坚持靶向发力、精准调度,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据统计,全年集中区实现GDP同比增长11.8%,“四上”企业经营(销售)收入增长30%,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6.1%、30%、33.4%、26%,“三年翻番”首年目标全面完成。尤为可喜的是,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总产值双双“破百”,分别达到了101家、120亿元。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引育攻坚工程,安安、文香、普洛兰等6家进入上市企业后备库,开展上市前各项准备工作,27家企业产值过亿元。
二是双招双引提质提效。坚持聚焦主导产业,把牢项目准入关口,大力推进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专职专业招商,做深做实项目尽职调查、联合预审、综合评分等工作,招商引资实现“量质”双提升。全年引进芯芯半导体、昀冢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等省外亿元项目44个,实现到位资金151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建材飞渡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签订共建“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协议,成功举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锻压机械分会2022年年会暨全国锻压行业发展论坛,江南轻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顺利获批、即将挂牌,林展团队博士工作站正在抓紧筹备。
三是产业集聚加力加速。成立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推进专班,编制主导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指南,力促新材料产业向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应用领域转型、电子信息产业向智慧教育装备和汽车电子领域拓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火箭发射和航天装备等领域集聚,力争在行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目前,已集聚主导产业项目147个、规划产能420亿元,另有在谈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90亿元,全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突破100亿元,产业集聚度提升至65%以上。
四是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深做实重点项目每周跟进、半月调度、按月督办和清单式、闭环化管理等机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按计划和节点推进。全年80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项目的开工率和竣工率分别为96%、262.5%,7个储备项目提前开工、储备转化率31.8%,均居全市前列。全年共组织四批次32个项目参与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活动,总投资104.97亿元,项目开工率100%、纳统率87.5%,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是营商环境优化优效。坚持“绿灯给企业、红灯给自己”的服务理念,按照“流程最简、材料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标准,不断优化审批服务和政策兑现机制,上线涉企政策兑现网上办理平台,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组建代办专班,为40项审批事项提供“全程代办”,在全市率先试行“验收即拿证”。成立专职营商办,设立企业诉求“一口办”窗口,召开企业诉求座谈会,常态化开展访企解难活动,累计为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生活配套等问题300余个,通过担保、基金支持企业融资5.07亿元,兑现涉企奖补5.32亿元,落实减税降费1.89亿元,政策性减免房租1247.81万元,帮助企业招工引才1700余人。
六是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建立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江南大讲堂制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稳妥推进雇员制改革,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选人用人育人导向鲜明,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坚持聚焦强化党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抓实基层党建,实施“红色领航+”系列行动,全年打造省级“双强六好”党组织1个、市级3个,市级“红色引领”示范点1个,群团组织覆盖率大幅提升。坚持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和中心工作落实开展专项监督、警示提醒,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全区工作作风持续好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