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集中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等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稳定投资、产业升级、抓大壮小、要素提升、形象优化、管理提效等六大工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路繁花一路歌。
2024年,集中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20户,民营经济营收超400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8%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1%。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137户、高新技术企业65家,建立了27家上市企业储备库。
民营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集中区“二次创业”的金字招牌。壮大民营经济,需要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主推手”的作用。
“ 我区在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抓招商工作的同时,不断健全完善招商引资‘一机制四指引’等五项工作规程,严格落实‘四个一批’调度机制,严把项目审查关口、强化专班跟进调度,扩大投资带动效应,促进民营项目招引不断优化。”据该区产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区累计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2个、实现到位资金150.8亿元,92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全年四批次省开工动员项目14个、总投资达155.26亿元,为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区还从抢抓政策机遇、强化金融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配套、强化人才保障等方面,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省级绿色工厂、省级数字化车间等品牌。同时,强化政银企对接,发挥区属担保公司作用,为园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集中区产业发展部经济运行科负责人王生田介绍,去年区建投集团通过直投、基金投资等方式向10个重点产业项目累计投资4.19亿元。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该区完善为企服务包保机制,明确176名干部职工包保联系463个企业和项目,对园区所有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和服务业实行全覆盖包保,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升涉企服务效能。同时,围绕企业所需、产业发展谋划实施基础设施、产业配套项目,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单元详规规划、蒸汽管网建设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
此外,该区紧盯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商协会、驻外人才联络站等资源优势,实施招大引强与招才引智“双轮驱动”,通过引进产业领军人才、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去年,该区共组织30户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7户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32户企业申报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安安新材料、精隆新材料、威克特瑞3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威克特瑞、首开新材料和普洛兰3家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鼎弘半导体、加多利和浩源铝业等9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普洛兰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安安新材料成功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区民营经济体量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也在快速跃升。
日前,集中区正充分发挥江南轻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作用,引导支持一大批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园区企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
“ 春节复工后,我们在抓生产赶订单的同时,启动了车间数字化改造工作,目前已增加数采仪等设备,预计到5月份,数字化车间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安徽加多利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经理陈珠玲说,落户以来,该公司生产经营稳定,年产值增幅保持在20%左右,此次改造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让企业产能、产值实现更高质量增长。
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兴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该区将继续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发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围绕镁铝新材料、商业航天、先进光储、先进封测等领域,按照商业航天“一体两翼三基地”、镁铝融合发展“六个一”思路,深耕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同时,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产业配套、生活配套,优化发展环境,提速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夯实集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