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注册

在高质量发展中扬帆起航——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2024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浏览次数:1631 信息来源:集中区 发布时间:2025-01-02 09:17
[字体:  ]

对接洽谈、跟进签约,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主动作为、夯实基础,要素保障下好“先手棋”;机器轰鸣、马力开足,车间生产按下“快进键”;智能升级、绿色转型,产业发展打好“主动仗”……2024年集中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开发区“九件事”为主抓手,大力实施稳定投资、产业升级、育大壮小、要素提升、形象优化、管理提效等六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次创业”实现良好开局。

数字是发展的最好注脚。2024年,集中区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25.1%;1-11月,实现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总数达12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4亿元、同比增长39.6%;外贸进出口预计实现5750万美元、同比增长8.7%。 

聚力双招双引,增强发展新动能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集中区始终坚持 “项目为王”工作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第一要务,党工委班子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招商,营造了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抓招商、引项目、育产业的浓厚氛围,全年集中区累计外出招商193次、考察项目320个。在招商机制方面,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流程指引》等五项机制,规范了招商洽谈、项目尽调、项目预审、协议签约等一系列流程;同时主动适应招商形势变化,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在池州市率先组建了江南投资促进公司,积极构建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委会+公司”招商引资双轮驱动发展机制,推进园区招商工作更加专业、更有效率。在项目推进方面,实行月调度机制,对重大项目实现党工委班子成员牵头、专班专人跟进,有力推动了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2024年,集中区共举办集中签约活动5场,共签约恒晟新能源、航天易龙等产业项目79个、总投资569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6个;另外,还有在谈项目32个、总投资20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约156亿元。

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是关键。集中区聚焦重点项目狠抓落实,力促项目快速建成、投产达效。2024年1-11月份,9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12亿元,航天易龙、晶度半导体、京东云仓、众飞半导体等25个新签约的招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协氢氢能、翊腾电子、东岚复合材料等17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突出创新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集中区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切实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产业的研究,调整充实主导产业推进专班,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商业航天产业规划、新材料产业规划,确定了“一体两翼三基地”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思路和镁铝融合发展“六个一”推进思路。同时,集中区聚焦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建设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9月落户集中区的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2023年5月,安徽星河动力空间装备有限公司顺利整装下线了首枚“智神星”液体运载火箭;2024年5月31日,谷神星一号(遥十二)·安徽池州江南集中区号运载火箭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535km晨昏轨道。日前,该公司相继进行了“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的多项大型地面试验,计划2025年上半年首飞,“池州造火箭”不再是梦想。

2024年新签约的协氢(上海)新能源池州生产基地项目以极快的速度落户投产并释放产能,展示出新兴产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绝佳“爆发力”。协氢新能源于2024年2月22日签约落户集中区,6月17日正式投产,7月22日完成首批无人机3KW氢燃料电池订单,12月18日,协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1000台百公斤级、总价值6亿元的出口农业用氢能无人机合作协议,这笔订单由协氢新能源池州生产基地合作生产。

2019年落户的安徽普洛兰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首批次工业化生产紫外线固化管道修复内衬软管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市政排水和给水管道的原位固化修复用软管及软管固化用的固化机组的技术研发及品质管理工作。近年来,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基石,深耕非开挖修复领域,在该行业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2024年,该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4年,集中区培育新增“五上”企业69户。目前,集中区已拥有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3.4%,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3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58.4%。已创建省级科创研发平台17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江南轻合金研究院已与园区11个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合作,正在加快筹建镁铝轻合金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服务再升级

“栽好梧桐树,方引凤凰来。” 优良的营商环境带来的是企业发展的蓬勃动力。 

集中区始终践行“绿灯给企业,红灯给自己”服务理念,强化包保走访、为企解难、助企发展,明确了173名包保联络员对园区企业、项目实行全覆盖包保服务。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集中区成功入选安徽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首批750万元资金已下达并分配至重点企业;开展工业转型升级行动,2024年1-11月份园区22个项目已实施技改、总投资56.9亿元,实现技改投资增速94.9%,居全市第一位。积极助企融资,委属公司—建投集团通过小微债方式支持企业融资4.06亿元,担保公司通过“保本微利”方式支持企业融资4.7亿元。升级服务水平,建立27家上市企业储备库,落实“一企一专班”跟进机制,安安新材、精隆新材料、普洛兰分别于2024年2月、3月、6月完成股改;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全程代办、政策兑现“全程网办”,累计不见面兑现各类政策6.12亿元。

在认真服务企业同时,高度重视园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升级,以保障园区企业生产、群众生活需要。先后实施了梅龙一站拆除重建工程、污水处理厂一期二系列工程等,建成通车了G236,通过招商引进了巴尔顿酒店、如家酒店,改造升级了松花江路停车场、新能源产业园商业配套,装修了一批人才公寓,高标准建设了全民健身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等,在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优化了公交线路、增设了公交班次、投放了新能源充电桩,办成了一批批民生实事,园区产城一体的配套服务日益完善,商业氛围日益浓厚。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奋进正能量

党建领航是集中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和保证。

集中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锤炼扎实工作作风,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打破身份限制,畅通用人渠道,积极探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担当作为,着力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过硬干部队伍 。同时,狠抓基层党建,围绕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压实“一线指挥部”责任,加强非公支部组建和非公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决策、管理、监督,持续推动党建融入非公企业生产经营,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截至2024年底,集中区已创建省级“双强六好”党组织1个、市级“红色引领”示范点5个、市级“双强六好”党组织10个。

坚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应急应对能力,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用心用情化解突出信访事项,为集中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形势持续好转、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踔厉奋发勇担当,笃行不怠谱新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集中区建区十五周年和高质量发展“二次创业”的重要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负重攻坚的状态、翻篇归零的心态、合力奉献的姿态、奋力向上的生态、砥砺前行的常态”,奋力推动集中区高质量发展“二次创业”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