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注册

协氢新能源池州生产基地:聚焦氢能应用 打造行业标杆

浏览次数:1408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22 15:05
[字体:  ]



图为协氢新能源池州生产基地车间一角

今年2月22日签约落户,6月17日正式投产,7月22日完成首批无人机3千瓦氢燃料电池订单。协氢新能源池州生产基地用快速释放产能的实际行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日前,记者来到该基地生产车间,看到研发人员正忙着调试设备,赶制订单。“池州生产基地主要负责燃料电池生产和长续航大载重氢能无人机研发制造,是我们协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最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该生产基地负责人雷浩介绍,协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经营风冷氢燃料电池、氢能无人机、制氢储氢三大业务,拥有全球最大10万台级的风冷氢燃料电池生产规模,可生产多种型号风冷氢燃料电池。
  “我们生产的风冷氢燃料电池具备长续航、长寿命、耐低温的优势,续航能力是同类型锂电池的2到3倍,使用寿命是其2倍,可在零下40度的超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雷浩告诉记者,公司研发团队通过二十年的技术研发积累,目前累计专利申请量已突破180项,其中发明专利120项,实现了氢能发电效率、氢气利用率等四大技术指标领先。
  除具备全球唯一从碳纸、膜电极、电堆、电控、制氢、储氢全链路的风冷氢燃料电池生产服务能力外,协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还拥有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氢能无人机研发设计制造能力。主要产品为长续航、大载重、耐低温、全天候氢能无人机。
  “我们将氢燃料电池与无人机相结合,实现了无人机3小时以上的续航,最大载重可达60公斤,且在零下40度高海拔地区仍可满功率运行。另外,我们将氢能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使无人机在光伏清洗、巡检等场景具备了自主识别、自主决策、自主工作的能力。”在产品展厅,雷浩一边带领记者参观该公司的无人机产品,一边向记者介绍着该公司的产品优势。据他介绍,在氢燃料电池迅速投产的同时,规划年产能3000台的协氢无人机项目也已启动,凭借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组装测试一站式技术实力,以及从飞控、图传到动力系统等整套技术研发能力。未来,池州生产基地将在氢能无人机领域完成从小型多旋翼到大载重无人机、从旋翼到垂直起降固定翼的完整产品线布局。
  “集中区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完善。2023年12月,我们来集中区考察,深刻感受到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在我们签约后,集中区安排专人对接,从厂房、资金到应用给予全方位的帮助,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这里政策落地的效率、专人对接的暖意、产业发展的新意,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落户集中区、深耕池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雷浩表示。
  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起,我国先后出台了多条政策性指导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文件。从中央到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广氢能应用的规定,加快氢能应用项目落地,助力氢能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绿色零碳能源,凭借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等优势,将广泛应用于交通出行、航运、低空经济以及商业航天等领域。”雷浩表示,未来,协氢新能源将继续聚焦研发创新,稳固自身在小型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并继续专注于推动氢动两轮车、氢动无人机等商业化应用,致力于成为小型燃料电池领域技术和应用的标杆企业。池州生产基地也将在加快膜电极、电控系统、减压阀、制氢机等产线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入风冷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上企业来池州落户,打造50亿级以上的产业集聚规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