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注册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2023年发展综述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集中区 发布时间:2024-01-02 14:34
[字体:  ]

2023年,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围绕“三年翻番”发展目标和全市“项目年”暨“晒目标、抓落实”要求,狠抓园区“九件事”落实,大力实施“11335”工程,全力以赴拼经济、抓招商、建项目、育产业、优环境,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稳中向好的优异答卷。预计,全年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4.5%、26.8%、20.5%、30%、68%,全区经营性销售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25.5%,可全面完成“三年翻番”阶段性目标、“晒目标、抓落实”确定的目标任务。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

这一年,集中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招新培优,紧盯“双十”项目强谋划、抓落地、推进度。全年签约落户项目69个,其中工业类项目44个、总投资约187.5亿元、工业类项目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比72.7%,建区以来最大投资的项目—中清新能源12GW高效T0PCon光伏电池项目顺利落地、并快速开工建设,九华蓝项目能耗指标成功获批、顺利复工,预计全年引进省外亿元项目30个,实现到位资金140亿元。

强化顶格推进招。突出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招,党工委班子牵头组建8个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专班,定期调度跟进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全年党工委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外出招商139次、考察项目248个、接待客商150余人次突出专兼结合、全员招商,调整成立6支专职招商小分队,将管委会23个部门和单位划分为ABCD四类招商主体,分别下达任务,并与综合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调动全区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突出创新模式招。新成立江南新兴产业、汇泽江南股权投资、创东方厚博创业投资、梅岭花开创业投资4支基金,通过基金引荐对10个优质项目,其中海容、煋邦电子、星移联信等项目即将落户。“商会招商”开始起步,与宁波、深圳、东莞、合肥、南京等地池州商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有关商协会在深圳等城市成功举办3场招商推介活动,邀请全国各地300余名客商参加,现场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近100亿元。

坚持聚焦产业招。成立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研究专班,明确招商重点和发力方向。全年新签约落户的69个项目中,工业类项目44个、总投资约187.5亿元、平均投资达4.3亿元/个;工业类项目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72.7%,较去年提升8个百分点。按供地标房分,单独供地项目10个,总投资144.6亿元,用地1249亩;入驻标房项目34个,总投资42.99亿元,用房32.67万平方米。

注重提前谋划招。修订出台招商引资、产业扶持政策,突出“亩均效益”,主动对接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锻压机械协会、南京池州商会等平台和主导产业上下游企业,深挖招商资源。目前,正在对接在谈项目66个、总投资约391.55亿元,即将落户项目12个、总投资约31.7亿元。其中,十大在谈项目总投资约51.2亿元,计划用地360亩、使用厂房10万平方米,均为主导产业项目

主导产业逐步壮大

这一年,集中区聚焦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修订建圈强链行动指南,绘制商业航天产业链图谱。以“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纵深发展的模式,力促新材料产业向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应用领域转型、电子信息产业向智慧教育装备和汽车及消费类电子领域拓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火箭发射和航天装备等军民融合领域集聚。

集中区现已聚集新材料企业93家,电子信息企业31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5家。1-11月,规上工业企业中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2%,其中铝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5%,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0%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储备了低轨通信卫星载荷产品研发制造、工业无人机整机及零部件生产、航空航天发动机特种功能构件研发生产、航空航天高端部件增材制造、商业火箭整流罩研发制造,以及商业卫星总装集成测试及地面站等项目。铝基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安安集团公司落户8年,从一家入驻标房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集团化公司、铝基产业链全覆盖制造商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安徽文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以星河动力、飞渡航天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商业航天企业正在崭露头角。

项目建设推进有序

这一年,集中区聚焦产业项目、重点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落实“领导+专班”“现场+会议”“统筹+重点”调度机制,力促项目快速建成、投产达效。

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2023年,集中区列入市重点项目共86个,总投资468.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40.5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投资完成率123%;18个参加全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已开工16个、纳统11个;7个已开工的专项债项目已累计发行到位资金6.07亿元。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有序。十大在建项目中,昀冢电子已部分试生产,葑全汽车、翊宏电子正在厂房装修,中清光伏、九华蓝、威克特瑞3个项目主体施工,东臻电子基础施工,文香四期、恒万新能源、众飞半导体3个项目即将开工。同时,抢抓政策机遇期,全年谋划储备重大项目79个、总投资714.65亿元

基础配套项目不断完善。紧扣池州东部三区一体发展,不断优化商业配套、工业邻里、公共配套的整体布局。发挥已回购资产作用,通过资产入股等方式引进商业商务业态,园区首家准四星级酒店—池州铂晶国际酒店建成投运,巴尔顿酒店启动装修;G236青通河至黄山北路段、淮河路、汾河路、皖舟湖路网工程均已建成通车,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计划2024年1月封顶,兴业大道下穿九华河隧道等10个项目均已启动前期工作,规划预留的4个工业邻里中心即将报批建设。

要素支撑不断增强

这一年,集中区围绕“聚力壮大产业、守住风险底线”的工作思路,统筹金融、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提速项目落地、建设、投产。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建投集团已获批授信36亿元、到位资金21亿元,获得徽银金租20亿元“设备直租”融资授信,2023年全省首支5.6亿元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获批发行;已组建7支基金或专项合伙企业、总规模75亿元,其中首期规模33亿元,目前已投项目8个。优化担保服务,为29户企业提供2.45亿元担保、为8户企业提供4240万元过桥资金。出台促进企业上市(挂牌)的奖励政策,安徽文香完成股改,安安新材等3家企业正在进行股改。

用地保障不断夯实。持续深化“标准地”“亩均论英雄”改革,定期梳理项目用地需求,强化三类用地处置,持续推进“腾笼换鸟”,挖潜存量土地,及时供应土地14宗1117亩,其中工业用地10宗1015亩,有力保障了落户项目需要。同时及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低效用地等,积极推进土地性质调整和土地报批征收组卷工作,保障和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招工引才成效显现。研究制定人才“十条”政策,组建深圳、宁波2个招才引智工作站,高标准新装修410套人才公寓,人力资源产业园正在建设,同时加强与高校对接,开展“才聚江南、共赢未来”“名校优生”引进等专项行动,累计助企招工引才1500余人,引进林展等7个人才团队项目。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这一年,集中区认真贯彻落实省“一改两为”会议精神,树牢绿灯留给企业、红灯留给自己”的服务理念,用担当作为、实招举措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受到落户企业好评。

涉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行“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积极开展“政策找企业”“局长走流程”活动,优化政策兑现“一网通办”“指尖办理”服务,全年共兑现涉企奖补资金4.78亿元,办理落实减税降费等资金2.39亿元。组建12人帮办代办队伍,为130个项目提供免费代办。

企业诉求办理快速高效。严格执行干部作风企业监督员、企业家“宁静日”等制度,完善为企服务包保机制,明确169名干部职工包保联系431个企业和项目,做到诉求问题及时梳理、及时办结、及时反馈。全年收集办结问题诉求508个,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反映的18个问题全部按期办结。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连续3季度在全市名列前茅。

园区环境保持和谐稳定。组织开展火灾事故暨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深井铸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聘请安全环保专家及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入企指导。紧盯工贸企业、在建工地、食品药品安全等开展安全排查整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682条。严格落实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分类定期对企业环保进行“体检”,累计督促指导企业整改环保问题510个。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和“党建+信访”制度,坚持领导带头走访下访处访,确保企业群众所访所诉及时解决,营造了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三年翻番”收官之年,更是集中区高质量发展“二次创业”的开局之年。集中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大力弘扬江南“四敢”精神,谋划实施“1+1+8二次创业”行动,埋头实干、奋勇争先,全力推动集中区经济规模、产业层次、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为池州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